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题目
时人为丁鸿 汉 · 无名氏
 押东韵
《后汉书》曰: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肃宗召鸿与诸儒贾逵等。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。帝亲称制临决。鸿以才高论难最明。时人叹曰:
殿中无双。丁孝公(○《后汉书》本传。又注。《御览》六百十五。)
上书言丁鸿 东汉初 · 鲍骏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二十九
臣闻武王克殷,封比干之墓,表商容之闾。
二人无功,下车先封之,表善显仁,为国之砥砺也。
伏见丁鸿经明行修,志节清妙(《后汉·丁鸿传》注引《续汉书》)
丁鸿 西晋 · 华峤
 出处:全晋文 卷六十六
《论语》称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,行道乎,故尝请论之」。
孔子曰:「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。
三以天下让,民无德而称焉」。
孟子曰:「闻伯夷之风者,贪夫廉,懦夫有立志」。
然则太伯出于不苟得,未始有于让也。
是以太伯称贤人,后之人慕而徇之,夫有徇则激诡生,而取与,妄矣。
故夫邓彪、刘恺,让其弟以取义,使弟非服而己享其名,其于义不亦薄乎?
又况乎干有国之纪,而使将来者妄举措哉!
古之君子,立言非将以启天下之方悟者,立行非独善其身,将以训乎哉!
丁鸿之心,其本主于忠爱,何其终悟而从义也?
以此殆知其徇尚异于数世也袁宏《后汉纪》十三)
刘恺丁鸿孰贤论1061年8月17日 北宋 · 苏轼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九四五、《苏文忠公全集》卷二、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》卷一四《历代名贤确论》卷五○、《文编》卷三二、《四续古文奇赏》卷一二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君子之为善,非特以适己自便而已。
其取于人也,必度其人之可以与我也。
其予人也,必度其人之可以受于我也。
我可以取之,而其人不可以与我,君子不取。
我可以予之,而其人不可受,君子不予。
既为己虑之,又为人谋之,取之必可予,予之必可受。
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,是亦去小人无几耳。
东汉刘恺让其弟封而诏听之。
丁鸿亦以阳狂让其弟,而其友人鲍骏责之以义。
鸿乃就封。
其始,自以为义而行之,其终也,知其不义而复之。
以其能复之,知其始之所行非诈也,此范氏之所以贤鸿而下也。
其论称太伯、伯夷未始有其让也。
太伯称至德,伯夷称贤人。
及后世徇其名而昧其致,于是诡激之行兴矣。
刘恺之徒让其弟,使弟受非服而己受其名,不已过乎?
丁鸿之心,主于忠爱,何其终悟而从义也。
范氏之所贤者,固已得之矣,而其未尽者,请得毕其说。
夫先王之制,立长所以明宗明宗所以防乱,非有意私其长而沮其少也。
天子与诸侯皆有太祖,其有天下、有一国,皆受之太祖,而非己之所得专有也。
天子不敢以其太祖之天下与人,诸侯不敢以其太祖之国与人,天下之通义也。
刘恺、丁鸿之国,不知二子所自致耶,将亦受之其先祖耶?
受之其先祖,而传之于所不当立之人,虽其弟之亲,与涂人均耳。
吴太伯、伯夷,非所以为法也,太伯将以成周之王业,而伯夷将以训天下之让,而为是诡时特异之行,皆非所以为法也。
刘恺举国而让其弟,非独使弟受非服之为过也,将以坏先王防乱之法,轻其先祖之国,而独为是非常之行,考之以礼,绳之以法,而恺之罪大矣。
然汉世士大夫多以此为名者,顺、桓、灵之世,士皆反道矫情,以盗一时之名。
盖其弊始于西汉之世。
韦玄成以侯让其兄,而为世主所贤,天下高之,故渐以成俗。
履常而蹈易者,世以为无能而摈之。
丁鸿之复于中道,尤可以深嘉而屡叹也。
丁鸿 清 · 宋湘
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:后汉书摘咏
日月昭昭此告凶,手诛权戚荅苍穹。
经生休作冬烘老,看取无双丁孝公
刘恺丁鸿孰贤论1061年8月17日 北宋 · 苏辙
 出处:全宋文卷二○九四、《栾城应诏集》卷一一、《历代名贤确论》卷九○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天下之让三:有不若之让,有相援之让,有无故之让。
让者,天下之大功大善也。
然而至于无故之让,则圣人深疾而排之,以为此奸人之所以盗名于暗世者也。
昔者公族穆子之让韩起范宣子之让智伯,宣子、穆子中心诚有以愧于彼二人也,是不若之让也。
舜之命禹也,让于皋陶
其命益也,让于朱虎、熊罴。
皋陶之不能当禹之任,朱虎、熊罴之不能办益之事,亦已明矣,然犹让焉者,此所谓相援之让也。
夫使天下之人皆能让其所不及,则贤材在位而贤不肖不争;
皆能让以相援,则君子以类升,而小人不能间。
此二者,天下之大善也。
然而至于无故之让,则天下之大不善也。
东汉之衰,丁鸿、邓、刘此三人者,皆当袭父爵而以让其弟,非是先君之命,非有嫡庶之别,而徒让焉,以自高于世俗,世之君子从而讥之。
然此三人者之中,犹有优劣焉。
刘、邓让而不反,以遂其非;
丁鸿让而不终,听其友人鲍骏之言而卒就国。
鸿之所以优于刘、邓也。
且夫闻天下之有让,而欲窃取其名以自高其身,以邀望天下之大利者,刘恺之心也;
闻天下之让而窃慕之,而不知其不同,以陷于不义者,丁鸿之心也。
推其心而定其罪,则在可戮,而鸿为可恕。
此真伪之辨也,贤愚可以见矣!
范晔曰:「太伯、伯夷未始有其让也,故太伯称至德,伯夷称贤人。
末世徇其名而昧其致,则诡激之行兴矣」!
若夫邓彪、刘让其弟以取义,使弟受非服,而己受其名,不已过乎!
夫君子之立言,非以茍显其理,将以启天下之未悟者;
立行非以茍显其身,将以教天下之未动者。
言行之所开塞,可无慎乎?
丁鸿之心主乎忠爱,何其终悟而从义也,异乎二子之徇名者也。
嗟夫,世之邪僻之人,盗天下之大利,自以为人莫吾察,而不知君子之论有以见之,故为国者不可以不贵君子之论也!